农业资讯

【惠州文脉·风景】湖镇邹村:南宋状元村 八百

发布时间:2025-08-28 12:43

  东望象头山,西靠罗浮山,博罗县湖镇镇邹村村天然风光旖旎,山川相映成趣。这座始建于南宋期间的古村子,历经八百多年风雨,至今仍保留着明清祠堂、古石拱桥、青石板巷道等汗青遗址。近年来,跟着村落复兴计谋的深切实施,邹村村鼎力成长村落旅逛和特色农业,让这座文化古村沉焕朝气。从惠州市区驱车近一个小时,便来到了邹村。初夏气温渐升,但正在这里满目绿意、水田遍及,让人顿感风凉。从高空俯瞰,邹村坐北朝南、北高南低,形似一把大交椅。这里被连缀山脉环抱,天然资本丰硕:村前是无数方块田连成一片,平展宽阔;村内多条清亮小溪静静流淌,四口古水井有五六百年汗青,水量充沛,至今仍能供人饮用;村后山坡树木富强、竹木成林,数十棵粗壮古树需三四小我才能合抱,黄桐树、九厘喷鼻树、不知春树等包罗万象,好像巨伞般覆盖村庄。76岁的邹村族长邹燕棠回忆,夏季里,非论男女老小都喜好正在树下乘凉、玩耍,农忙时节送饭歇脚,孩童嬉笑逃逐,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。得益于宽阔平展的地势,邹村地盘肥饶、水源充脚,培养了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。“邹村田场邓岗谷,柏塱鱼圹孟径粟”“邹村胜地不成求,象山左顾左罗浮,良田万顷环三面,糊口此处永无忧”……陈旧的歌谣口口相传,白叟们常说,家乡正在过去几百年间富甲一方,坐拥万亩良田。取天然资本交相辉映的,还有深挚的文化底蕴。特别是,邹村取南宋状元邹应龙渊源深挚,为村子添加了厚沉的人文底色。邹应龙(1172-1244),字景初,谥文靖,本籍福建泰宁。他自长聪慧,天资过人,过目不忘,性刚毅。自中状元之后,先后出任户部、工部、刑部、礼部尚书,后升任枢密院签书兼参知政事(副宰相),掌管朝廷要务。逝世后,更是被逃赠光禄医生、少保,封建国公。1229年,闽西农人起义波及泰宁,邹应龙举家出走。据邹村老族谱记录,彼时,邹应龙第九子九郎偕夫人邓氏六娘,从福建迁到广东南雄石井头,经惠州、长乐、龙川、博罗石湾,现在,祖公祠堂春联写“绍编年殷瓜瓞延绵由宋举,嗣承世远蟊斯衍庆藉光灵”了鼻祖九郎公是正在南宋期间正在邹村开基。本地还传播着“皮鞋公”的传说,颇具奇异色彩。据传,九郎公自福建避祸至此,以补皮鞋为生。流离到邹村时,他本筹算分开,但家中的狗却正在草房旁的茅草头下不断刨土。九郎公感应奇异,锄头一锄,竟挖出了一罐银元,于是决定留下,繁殖生息,后人便称他为“皮鞋公”。旧日邹村富庶,建有坚忍的防御工事,仿佛一座古城。四四周墙高峻,宽三尺,高丈五,由一块块十多斤沉的砖头垒成,间隔设置了哨口、枪眼。围墙外环抱着四大池塘,形成护村河系统。邹燕棠说:“前后城墙和四口鱼塘将古村包抄得结结实实,确保全村的平安!”这一“金城汤池”仅留有两个城门,供村平易近收支,东为启明门,西为长庚门。据族谱记录,城门三寸厚,门外还用厚铁皮封实,还安设千斤闸门。现在,古城墙大多曾经消逝,只余留下一小段的墙角,厚厚的砖石覆满青苔,诉说着旧日的峥嵘岁月。虽然城墙踪迹难寻,但古城门的说法却延续至今,现在的邹村分为了东门、西门两区。东、西门各有一座祖祠堂。东门片区的桂庭祖祠堂建于清初,西门片区的志礼邹公祠则是建于明朝末年。近日,记者实地走访发觉,两座祖祠建建气概类似,保留情况较好。族谱记录,祠堂门前有上千平方米的空位,祠堂面积600平方米。大门有台阶,三寸厚的大木门,是“三进两庭院”规制,两边有配房,下厅有屏风,中厅议事厅,上厅是先祖神位。细心旁不雅,还能发觉整座祠堂檐口、瓦檐栋梁,都雕镂着飞禽飞禽、龙凤图案,工艺精深,部门壁画色彩仍然鲜艳。除此之外,邹村还有镇九邹公祠、怀居公祠,都建于清朝年代。可惜的是,颠末数百年的风雨,年久失修,损坏较为严沉。近年来,本地注沉汗青奇迹、祠堂,村平易近多次维修祠堂,“每年筹集资金,派专人看着祠堂,一发觉有瓦片砖块,就会立即补葺”。正在走访中,记者还正在西边河溪看到了一座古石拱桥,颇具汗青感,桥面跨度约5米,宽度约2米。邹燕棠说,这是二十五世祖世柱公出资建筑,距今已有200余年。这座石拱桥曾经不再利用,桥面长满杂草,如不从侧面赏识,很难想象脚下竟是一座百年古桥。这条古桥也承载着不少故事。据村平易近们引见,这条天然的小河,发源于湖镇北部取横河交壤的群山,流入沙河。“古桥是村里到横河的必经之,”邹燕棠说,邹村村平易近出西门颠末田间的曲折小路,过石拱桥,可曲通横河加入庙会,届时人们从四面八方前来赶集,吃穿用的一应俱全,熙熙攘攘,热闹不凡。《博罗县志》有载:“邹兴相,字子章,选令清河,方浚河。兴相奉公维谨,不敢告劳,平易近有灾伤,及积逋,力清蠲免。并且捐俸以之。”从中,能够看到邹兴相恪尽职守、勤奋奉公的故事。无独有偶。《博罗县志》还记实了邹英采老婆黄氏的生平,她虽然十九岁守寡,独自扶养遗腹子,糊口,却乐善好施,布施他人。此外,还有邹天享率家族四代共抗贼匪而,钦点吏部稽勋司七品京官姻晚生韩荣光为其修墓;邹经甫(国粹生)老婆陈氏,抗贼,建有祀节义祠……邹村人才出现,取本地历来沉视文教互相关注。邹村先后办有澹园书室、邹村书房、邹村小学。族谱记录,二十九世祖以前,担任者有十二人,还出了三十二位国粹生。近代以来,培育出黄埔军校学子邹不雅伦、全县首个考进农业大学学子(1958年)邹照荣……邹村崇文风气稠密,延续至今。据邹村党支部、村委会从任邹志辉引见,博罗邹氏族研究会每年举办帮学学勾当,勉励学子笃行向学。仅客岁,就为30名大学生每人发放了1000-2000元的励。邹氏族人历来自立自强,连合分歧,汗青上发生了很多故事。族谱记录,正在清朝嘉庆七年八月十三日,邹村陈烂屐等贼匪掳掠,虽防守坚忍,但寡不敌众,村庄被打破,贼匪大举烧杀,300多人,40多家被灭门。此后,贼匪围困邹村达三年之久,使村平易近有田无法耕种。那三年,极端艰险,但族情面投意合,共度,后正在县衙围剿下,贼平人安。邹村仍是博罗县老区之一,这片地盘还发生过不少轰轰烈烈的红色故事。据村平易近回忆,1936年-1949年间,中国带领的逛击队地下党同志,经常正在邹村勾当,多次正在邹村祠堂前举行宣传勾当,宣传党的方针政策,策动群众抗日,援助解放和平。逛击队还正在邹村设立过姑且批示部,邹村小学的地下黄培根、邹腾三,自动共同工做,泛博群众鼎力援助地下党逛击队。邹村还出现了抗洪豪杰邹何坤,白叟们对他仍回忆犹新。1966年6月,18岁的邹何坤刚高中结业,便加入抗击洪水,正在图洞水库拔水盖时,不慎被卷入,英怯。1983年,中华人平易近国平易近政部换发烈士证,广东省人平易近颁布“名誉烈士”牌匾,并建筑了烈士留念墓。现在,每年的烈士留念日,本地城市组织祭拜勾当。邹村的风俗勾当丰硕多彩,每岁首年月六,是邹村上灯的好日子,有新丁的家庭要出门去“接灯”,正在祠堂取族人一路共庆添丁之喜,当天敲锣打鼓,十分热闹。除了传承数百年的上灯勾当,本地每年正月初十城市做会,各家各户城市拿出最好最高的待遇,宴请亲友老友,除了保守的鸡鸭鹅美食,还有特色的“南丝”,因南丝较长,寄意“情长”,颇具典礼感。正在汗青上,邹村风俗勾当以庙会最为昌大,可惜早曾经消逝正在汗青长河中。据记录,几百年前,邹村族人的先人曾正在一夜之间建起了“昌福宫”古庙。这里城市举行一次为期七天七夜的隆沉庆诞勾当,届时会请人来“打蘸”。庙会掌管人会组织全村男女老小进行虔诚的拜祭。勾当中,丁壮须眉会抬着“昌福宫”出逛,全村人城市穿上节日盛拆驱逐。现场还有各类庆诞典礼,好比请大梨园表演、请朝拜,还会燃放烟花、火炮“烧趸”,排场十分火爆。庙会期间,全村各家各户的亲戚伴侣城市前来庆祝团聚,祈盼风调雨顺、国泰平易近安。近年来,邹村这一山川风光村逐步被关心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项目入驻,本地摸索出一条农文旅融合的特色成长径,鞭策村落复兴。邹村的成长离不开优胜的交通区位,这里距博罗县城18公里,惠州38公里,广州70公里,东莞50公里,是周边城市短途逛的好去向,吸引不少旅客前去。惠州市尚华田农业科技无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尚华田”)是本地的沉点企业,成立已有11年,具有3个,占地面积约1510亩,是广东省“一村一品、一镇一业”专业村扶植项目、县级农业龙头企业。尚华田以种植柑桔为从,种植桔树约八万棵,种植品种次要丰年桔、蕉柑、砂糖橘、陈皮柑、番石榴和凤梨等。还附带整合取发卖农产物、现场采摘无机绿色果蔬等,养殖活鱼面积达150亩,以山泉水养殖,活鱼肉质更鲜甜紧实,备受市场青睐。“高峰期时,一天有上万旅客前来参不雅。”邹村党支部、村委会从任邹志辉引见,本地通过公司+合做社+农户的模式,带动了500多户农户合做种养和劳动就业。邹志辉透露,目前有不少企业项目正在洽商,打算正在邹村打制田园分析体,规划出共享菜园、水产养殖、生态养殖以及亲子劳动体验区域等,还将斥地平易近宿财产,带动村平易近致富增收。